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交换条件-《我的1999》


    第(3/3)页

      “这样怪不了大家,你一撒就是两三百亿,短短半年不到,就砸出去一千多亿华夏币,而且还是现在各地最希望引进的高科技投资。

      华夏改开这么多年,都没引进这么大规模的高科技投资。

      但凡是个有追求的,就不会放过你。”姜卫民笑道。

      “唉,早知道我就低调点了。”

      “少来,你小子干的事哪一件低调了?”

      “二叔可是冤枉我了。”

      主要是现在徐良的身份,需要他亲自出面的生意就不可能小。

      “怎么样,考虑考虑?只要你答应放一条线在羊城,广发行马上就让给你们。”姜卫民道。

      “二叔,如果我答应的话,亏可就吃大了。”

      “什么意思?”

      “您想想,现在国内银行法,国外投资机构持有华夏银行的股权不能超过20%,再加上汉华持有的股权,总共就40%。

      广发行的控股权都掌握在其它机构手里。

      现在让我一个人掏心掏肺,好处全是他们拿,天底下可没有这样的事。”徐良直接道。

      “话是这么说,但如果你不出手的话,这次广发行恐怕就真没你们的份了。”

      徐良当然清楚这一点。

      如果不是他大手笔撒钱的消息传开,粤省方面早就跟花旗组织的财团签合同了。

      过去一段时间,他也接到了不少粤省方面旁敲侧击的电话。

      一直拖着没正面回复,就是因为他确实舍不得广发行。

      而且也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二叔,我这里有一个不错的办法,您要不要听一听?”

      姜卫民迅速点了点头。

      “其实很简单,粤省方面再加上一点筹码就够了。”

      “什么筹码?”

      “格力电器。

      只要粤省说动海珠方面把格力电器的股权卖给我,我在维持格力电器现状不变的情况下,向海珠投资45亿美元,建设一个12英寸,月产10晶圆,45纳米工艺制程的大型芯片厂。”

      董小姐掌管的格力是整个粤省最具潜力的企业之一。

      也是华夏最顶尖的白电品牌。

      拿下它,再加上苏泊尔、昆仑科技,徐良就能组成一家横跨白电、黑电的超级电器企业,为实现未来智能家居打下坚实的基础。

      “芯片厂?”

      徐良点头后道:“汉华已经准备收购中芯国际,目前双方已经草签了协议,正在商量一些细节,最多一个月就会对外公布。”

      姜家人脸上露出惊讶。

      反应过来的姜晓平迅速道。

      “徐良,锡无有很深厚的芯片代工基础,你收购了中芯国际可别玩了我们。”

      他现在在锡无政府部门工作,如果能带去巨型投资项目,那可就赚大了。

      “二哥,咱们是一家人,我当然不会忘了你。不过中芯国际的晶圆厂我都有安排,短时间内恐怕照顾不到锡无。

      不过过两年海力士还会投资新的芯片厂,到时候我一定照顾你。”

      姜晓平高兴道:“说定了,不准反悔。”

      “肯定不反悔。”

      “哈哈,够兄弟。”拍了拍徐良的肩膀后扭过头,“爸,我觉得徐良的要求很合理。

      他收购格力,就业和利税还留在当地。

      一个45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厂砸下来,带动一个上千亿规模的高科技产业链。

      虽然工厂放在海珠,但海珠也是粤省旗下的地级市,肉烂在了自己锅里。”

      姜卫民略作思索后,“徐良,这就是你的最终方案?”

      “是。”

      “我明白了,明天我会跟其它领导反应一下,至于最后结果,我会再通知你。”

      “二叔,您能不能先不要跟省里其它领导汇报,我还有一些其它的安排。”

      “其它安排?”

      “我给平安和华石油争取了这么大的好处,他们当然要好好报答我。”

      姜卫民一愣,随即大笑道。

      “你小子真是属饕餮的,贪婪都写在脸上。不过谁让我们是一家人呢,我答应了。但时间不能太长。”

      “最多三天。”

      “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