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掛在宮城之外-《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自己國家的戰爭,本國的將軍不敢打,卻要請求別國的將領,這本身就是一件滑稽的事情,可如此滑稽的事情,卻被國主同意了。

    當下邀請趙輔入宮商談,而趙輔推辭無果后,只能同意,奪回開州城,將他們趕出三八線。

    趙輔出征之后,只用了一夜就奪回了開州城,頓時漢城朝野震動,而等到趙輔用了十日的時間,將平壤叛軍,打到了坪洲城的時候,漢城方面的王令來了,要求趙輔交出大部隊的指揮權,交給漢城尉鄭棕,及其麾下的將領,想讓趙輔率部分軍隊前往金州城支援。

    趙輔并沒有拒絕,瀟灑的交出指揮權,帶著軍隊前往了金州城,而自從他走后,最主要的戰場停止了,鄭棕是個酒囊飯袋,這么多年已經證明了自己,而后平壤軍五千守坪洲,鄭棕率領著七八萬的軍隊,攻了兩三日之后,損失慘重,只能休戰。

    而趙輔到了金州,收攏殘軍敗將,奪回了東洲城,以此為據點,對金州構成長期的威脅。

    也是因為如此,鄭種才比較重視金州城,率軍馳援。

    趙輔坐在主營寨中,手指不斷的敲打著木案。

    之所以不打金州城,就是因為他剛剛知道明軍已經占領了平壤,自己只要讓平壤方面的叛軍看到希望,他們才會給南方死磕,后面一座座城鎮,一個個戰略要地都會留給明軍,戰后,大明的談判資本也多了起來。

    在事情剛剛發生的時候,趙輔就給朱見深寫了一封秘奏,送信之人離開后,卻因為各地的戒嚴,關口,遲遲沒有到達京師。

    平壤城。

    三十余萬的大城,此時儼然成了一座空城。

    街道上除了明軍的士兵之外,在也見不到任何人的身影。

    而平壤的一些富戶在這些年跟遼平府的交流下,或多或少都認識了一些明軍士兵,學會了一些漢語,在這個時候,充當起了向導,并且主動給明軍提供糧食等物,來換取自己家族的安寧。

    平壤跟遼平府多年互相友好,雖然底層的百姓不知道為什么明軍打了過來,可他們都愿意當順民,而在進入平壤之后,石彪為了盡快的收攏人心,要求明軍注意軍紀,除了一個別管不住自己的士兵之外,大體上還是做到了秋毫未犯。

    石彪帶著諸多的將領進入了平壤城臨時修建的宮殿,將他們的王旗全部換成了明軍的旗幟。

    整座城宣布戒嚴。

    王宮大殿之中,站滿了女子與孩童。

    這些可不是宮女,而是原國主的王后,妃子,以及諸多平壤王公大臣的女眷,明軍圍城的時候,這些女眷便進入到了王城之中,她們也不知道守城的兵士那么沒用,還沒有跟王后商量好對策呢,城就破了,宮門也被堵著了,讓明軍來了個一網打盡。

    石彪帶著諸多的親兵進入了大殿。

    石彪來到此處可不是為了滿足自己下半身的,而是為了戰事。

    這些女眷中有很多人的夫君,兒子,都是前線帶兵的將領,要是自己利用得當的話,在繼續南下的軍事行動中,肯定會事半功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