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人还不算太坏。 他在县府的地位高点,影响力大点。 总比那些村村丈母娘遍地走的禽兽好! 最主要,对方是土桥村的包片衙役,卖个好,打好关系,对他、对土桥村的乡亲都是好事。 经提点,周浪恨不得自抽耳光。 可不,如果学会了,往后就能照葫芦画瓢,做好了,县尊大人赏识。 在县衙的地位就高! “朱先生,谢谢,谢谢,您就是我的恩人!”周浪抱拳,连连感激道。 朱棣笑笑,就开始给过来请教的乡民讲述,如何根据擅长、体力、年纪等要素,合理分配任务。 其实就是一个统筹问题。 很简单。 很多时候,做不成分工配合,就是大家都怕自己吃亏,同村乡里乡亲,如果不团结,也很难组织起来。 朱棣最主要的问题,反倒是解释,各种分工安排的公平性。 …… 有些村儿,甚至直接把朱棣请过去,帮忙。 开工后,效果很快就显露出来了。 所有村儿的速度,都提高了不少。 日头西悬。 临近傍晚。 除了朱棣外,所有人都累得气喘吁吁,已经达到了身体所能负荷的极限。 嘀! 周浪吹着竹哨,大喊道:“大家干的不错,今天就到这里,下工!” “下工了!” “这一天,终于干完了,能休息了!” …… 朱棣放下石块,起身看着躺在地上,高兴念叨的乡亲们, 村儿里几个还有点精神的年轻人,跑到朱棣身边,迫不及待道:“四哥,你说咱们的捕鱼篓,有没有捕到鱼。” “太饿了!” “对,这徭役真的太消耗粮食了,我感觉,肚皮贴着后背了。” “不求能捕捉很多,能煮一锅鱼汤就好了!” …… 朱棣笑道:“那让叔伯们歇一歇,咱们回去看看,顺便做饭。” “成!” “听四哥的!” …… 朱棣和八叔等人交代几句,就带着几个年轻人往河堤上面走。 周浪在上面等着,见朱棣上来,赶忙笑着迎上去,邀请道:“朱先生,真的太感谢,您今天的提点。” “我无以为报,想请朱先生去家里吃顿便饭。” 朱棣笑着摆手:“就不叨扰了,你要真想谢我,以后去我们村,就不要为难乡亲们。” “我们还得赶回去,给大家做饭。” 周浪面露遗憾,转而拍胸脯保证:“朱先生是我的贵人,土桥村乡民是朱先生的乡亲,就是我的乡亲!” 朱棣笑着点点头。 简单寒暄几句,辞别后,就带着几个等不及的同村青年,快速往回赶…… 周浪盯着朱棣的背影,十分纳闷的摇头嘀咕:“一个读书人,还这么有能力,干嘛要和一群泥腿子混在一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