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根据诸多考虑,部队撤退方向最终被定下来。 部队行军之路就是在走一个大圈,他们要首先袭击伊格勒托斯卡亚村,再袭击别柳斯卡亚村,整个的行军路程也足足增加了五十公里! 如此巨变的行军路线,在会议结束后,杨明志也开始和诺夫戈梅利通信。电报员按照稿子汇报了部队简要战况后,就是说明下一步的基本行动。 信息只是传达,时间到了四点半,新的征程又开始了。 …… 因为纬度原因,夏季的白俄罗斯白天来的特别早,部队开拔的时候天色已经微蓝,很快太阳也会升起。 行军的队伍变得非常巨大,被解救的战俘和参与行动的部队基本一样多。带着这么多的拖油瓶,行军速度也不会很快。再者,杨明志也并不知道他即将奔袭的伊格勒托斯卡亚是否有孩子和孩子的总数。 他估摸着自己的行军速度也就一小时四公里,抵达目的地非得上午九点左右,接着全军立刻投入战斗!这就意味着在十二个小时内,部队就做两件事,行军和战斗。无疑,这对士兵身体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至少自己的兵能很好的承受住,被解救的战俘,他们就只能拼了老命跟着大部队了。 此行,巴尔岑的侦察营依旧在前方开道。至少寒温带的森林下灌木丛不多,大家踩在松软的腐殖质上还是可以保持较快速度。 侦察营的每个排形成一个搜索小组,他们在大部队的纵队前一公里布阵,一个宽度进两公里阵型,如同梳子一般清扫着部队的道路。 一路之上他们没有发现人影,松树的身影到发现不少。对于他们,弹药消耗了一些,粮食也分给那些人一部分,行囊重量减轻,行军也就个更为快捷。 巴尔岑预计在七点前就能抵达目标,这令杨明志有些担忧他们的身体。 但侦察营的官兵却把这种关心当做了勉励,越是困难就越要完成,如此才有战功! 沿着指南针的确定的方向,这六百号人一路向前,随着目标越来越近,他们的侦查也越加小心。 果不其然,在非常接近目标的时候,侦察营的一个排,率先遇到了敌人巡逻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