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晋王李治,昏庸懦弱,持身不谨,信谗不寤,险致大唐宗庙倾覆,念其年少无知,加之是为乱臣贼子胁迫。 故降为北海郡王,立刻前往就藩,不得在洛阳停留。另外,其妃王氏落发入尼庙,枯守青灯古佛。 之后就是罢长孙无忌官职,夺去赵国公之爵位,废为庶民,流放岭南。 不过陛下念在长孙无忌过往的功勋,加之亦是受人那些乱臣贼子的蒙蔽,以至有此过。 所以赵国公之爵,交由其孙长孙延继承,不过其食邑,被削过半。 其子长孙冲,罢其宗正少卿之职,继续保留于驸马都尉之职。 另外,陛下下旨命太子每五日入朝观政一日,所谓的观政,就是太子殿下可以呆在朝会上。 坐在陛下的下首听取朝会商议各种军国大事,只不过,太子只负责欣赏,看看陛下是怎么处置政务的。 也就是说,他只带着眼睛和耳朵过去,至于想要说话,则只能等到朝会结束之后,又或者是陛下特许的时候方可开口,此为观政。 而在过去,册立太子之后,只会有少数几位太子,得到过天子的恩准获得观政的资格。 并且都不是惯例性的,顶多是什么时候陛下心情好了,就让太子殿下过来观上几天的政务。 毕竟太子殿下不在臣子之列,不需要入朝,他在自己的东宫有自己的小朝堂。 而今,陛下这样的手段,倒是让满朝文武都看明白了。 李治成为了北海郡王,与他的四哥青雀东莱郡王一起,屹立在了山东之地上。 虽然他们是被贬谪去的,但同时,两位郡王在此就藩。 也等于是皇室派了近人,在镇压与监视那些被打压得瑟瑟发抖的山东世家门阀。 再加上前所未有的太子每五日一观政的明旨,代表着陛下对太子殿下的一种补偿。 同时也让天下人看明白太子殿下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与倚重。 对于陛下这样的处置方式,不论是朝中文武,还是那些东宫属官,总算是都安份了下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