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几分钟后,杨东就看到孙连城从县政府大楼走出来,亲自来门卫接自己。 “杨书记,真是不好意思啊。” “您有事,吱个声就行啊,怎么还亲自来啊。” 孙连城满脸歉意的开口,用那东北话说道。 或许是见到了家乡人,所以他难免克制不住东北话。 在汉东省当官,他一直都竭力的避免说东北话,想彻底融入汉东省。 但有些时候,也没那么容易。 “连城同志,我想让你带我去写康县经济开发区转一转。” “昨天你们刘书记说,写康县经济开发区,之前在你手上取得超然成绩,GDP帮助写康县提升了百分之三十。” “我很好奇,也想去看看。” 杨东笑着开口,朝着孙连城示意。 孙连城闻言,也是笑了:“那有啥难,走啊。” “我去叫车。” 孙连城说着,转身准备叫车。 但是被杨东拦住了。 “门口不是有自行车吗?咱们骑自行车过去。” 杨东指了指院里面的这一排自行车。 “行啊,那就走吧。” 孙连城哪怕在外地任职,也没有脱掉东北人的爽快干脆习性。 他带着杨东选了两辆自行车,然后骑着自行车往外走。 “自行车是谁的?一会中午下班,人家不会找不到吧?” 杨东多问了一嘴。 孙连城骑着自行车,位置稍稍落后杨东半步,以示尊敬。 “杨书记,这自行车,是我的创意。” “我说县政府的办事员可以选择自行车出行办事,我们这里车多,节假日还有中午晚上,容易堵车,办事不方便。” “骑着自行车的话,可以省时间,还会节能减排。” “最主要就是造价还低,一辆自行车,批发价才一百块钱,十辆车也才一千块。” “不烧油,不用电,最多就是磨损脚蹬子,车链子,车胎扎了修补也才两块钱。” 孙连城憨厚的说道。 第(1/3)页